轴类精密加工的基本加工路线
轴类零件加工的主要加工表面是外圆表面以及常见的特形表面,因此应该针对各种精度等级和表面粗糙度要求,选择最合适的加工方法,其基本加工路线可以归纳为四条。
先是从粗车到半精车,再到精车的加工路线,这也是针对一般常用材料轴类零件针外圆加工,选择的zui主要的工艺路线;
其次是从粗车到半精车,再到粗磨,最后采用精磨的加工路线,对于黑色金属材料和精度要求较高,表面粗糙度要求较小且需要淬硬的零件,这种加工路线是最好的选择,因为磨削是其最理想的后续加工工序;
第三种路线是从粗车到半精车,再到精车,金刚石车,这种加工路线专门用来加工有色金属材料,因为有色金属硬度较小,容易堵塞沙粒间的空隙,采用磨削通常不容易得到所要求的表面粗糙度,必须采用精车和金刚石车工序;
最后一种加工路线是从粗车到半精车,再到粗磨,精磨,最后进行光整加工,这种路线对于黑色金属材料经过淬硬,且对精度要求较高,表面粗糙度值要求较低的零件是一种经常会采用的加工路线。
轴类零件加工的材料、毛坯及热处理
1、轴类零件加工常用的材料
⑴ 轴类零件常用的材料:45钢,精度较高的轴可选用40Cr、轴承钢GCr15、弹簧钢65Mn,也可选用球墨铸铁;对高速、重载的轴,选用20CrMnTi、20Mn2B、20Cr等低碳合金钢或38CrMoAl氮化钢。
⑵ 轴类毛坯。 常用圆棒料和锻件;大型轴或结构复杂的轴采用铸件。毛坯经过加热锻造后,可使金属内部纤维组织沿表面均匀分布,获得较高的抗拉、抗弯及抗扭强度。
2、 轴类零件的热处理
锻造毛坯在加工前,均需安排正火或退火处理,使钢材内部晶粒细化,消除锻造应力,降低材料硬度,改善切削加工性能。
调质一般安排在粗车之后、半精车之前,以获得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。
表面淬火一般安排在精加工之前,这样可以纠正因淬火引起的局部变形。
精度要求高的轴,在局部淬火或粗磨之后,还需进行低温时效处理。